朝向「照護社區」之路邁進?德國的爭辯 - 會議紀實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法中心、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系、台灣社會法與社會政策學會與指南基金會於2015/3/14上午10:00-12:00於政大公企中心共同舉辦學術專題演講,邀請Thomas Klie教授以朝向『照護社區』之路邁進?德國的爭辯 (On the Way to a Caring Community?The German debate為題發表演講。

  該場演講主持人為政大法律系郭明政教授,並安排社會法與社會政策學者與談,以呼應長期照護在社會政策與法律制度配套。與談人包括空大社會科學系林谷燕教授、台大國發所施世駿教授、政大法律系孫迺翊教授,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系鍾秉正教授,在場並有多位留學德國之法律學者及社會政策學者參與討論,包括暨大公行系李玉君教授、成大法律系蔡維音教授、輔大社工系林珍珍教授,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張桐銳教授、東吳社會系周怡君教授等,此外尚有多為台灣社會法學會之會員在場聆聽。

  Klie教授於演講中指出對於需要長期照護的老人而言,社會安全制度向來所提供的標準化給付未必最能符合其照護需求,老人除受照護以外,也需要參與社會、與家人、鄰居、社群緊密互動,並於社會參與中貢獻己力,感受到生存之尊嚴。只針對照護服務進行定期評鑑,並無法確保照護品質;良好的照護,毋寧需要個人自主、家人參與、醫護專業、志工陪伴多面向結合,才能達到符合人性尊嚴的照護品質。

  就此,福利國家理論中的「福利多元主義」(Wohlfahrtspluralismus)與法學上的「補充性原則」應能落實此種指導理念。詳言之,政府、第三部門(非營利性)、營利性服務提供者與家庭四大部門應互相合作,活化社區,使社區成為能夠承擔扶老扶幼的功能。Klie以德國弗萊保附近小鎮為例,該鎮面臨少子化、居民高齡化之衝擊,小學即將被裁撤併校。透過當地地方自治團體的努力,向上級政府爭取經費保留學校,保持社區的活力,使居民不因撤校而流失,同時也透過社區鄰里照顧發展托老服務。為鼓勵此種社區照護模式,社會長期照護保險法修法,提供此種照護模式較為優惠的給付。此種新的給付模式與傳統分為輕、中、重度三種照護需求,再提供居家或機構照護等並行,由社區自主發動提出申請,長期照護保險制度與地方自治團體共同協力支持照護社區的發展與永續經營,如此有也助於減輕長期照護保險越來越沉重的財政負擔。

  針對上述德國經驗,對於台灣長期照護政策而言,的確提供新的思考方向,不過德國此種照護社區理念如何在台灣落實借鏡,與會台灣學者均感困難,除因台灣目前的長期照護政策方向不明外,地方自治法制困境似乎難以成為支持照護社區的力量,更憂心台灣長照體系不健全,若引入補充性原則,勢將朝向營利化、財團化傾斜。Klie教授回應時指出,補充性原則並非國家放手不做,而是國家應建置完善法律制度,使四個部門能夠在健全的法律制度中互相合作,從不同面向共同支持需要受照護者,包括老人、兒童、身障者等。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活動宣傳】社會法新秀論壇演講—跨不過的門檻:論台灣社會給付條件之合憲性(Zugang zu Sozialleistungen in Taiwan)

〈社會福利基本法制定與否之檢討〉座談會

【活動敬邀】台灣社會法與社會政策學會十週年專題學術演講暨113年度會員大會